短道速滑选拔赛第三日:林孝埈带伤冲线 女子 500 米新老争锋

  • 2025-09-21
  • 1

9 月 6 日清晨,首都滑冰馆的冰面薄雾尚未散尽,冰刀划过冰面的脆响已刺破场馆的宁静。2025-2026 赛季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队内选拔赛进入第三日决胜阶段,林孝埈、刘少昂等名将悉数登场,在女子 500 米、男子 1000 米和男子 1500 米三个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。这场关乎米兰冬奥会资格的关键战役,每一组滑行都牵动着教练组和冰迷的心 —— 根据选拔规则,本次赛事成绩将占新赛季世巡赛参赛资格评定的 30%,而四站世巡赛正是决定冬奥会门票的终极考场。

第三日的赛场从一开始就充满张力。男子 1000 米赛道上,林孝埈红色战衣的身影格外醒目。这位刚从左肩手术中恢复 198 天的奥运冠军,在弯道处仍能划出 42 度的倾斜角度,仅比受伤前减少 3 度,但传感器数据显示他的直线爆发力较巅峰期下降了 8%。当他以 1 分 24 秒 17 的成绩冲过终点时,左肩不自觉的轻颤被场边摄影师捕捉 —— 这个细节背后,是六个月康复训练中每天五小时的核心力量强化,是钢钉未拆就重返冰场的决绝,更是对米兰冬奥周期的执着坚守。教练组特意为他调整了参赛策略,放弃部分项目以控制肩部负荷,但在关键的 1000 米项目上,林孝埈依然展现出顶尖选手的竞技本能。

同场竞技的刘少昂则延续了他标志性的战术风格。这位擅长 "弯道内切防守" 的名将,在男子 1500 米比赛中再现精准路线选择能力。比赛进行到第 12 圈时,他从外道突然切入内道超越,冰刀几乎贴着挡板完成转向,这一教科书级别的动作让场边解说惊呼 "完美控制离心力"。尽管前日与林孝埈的碰撞引发争议,但刘少昂在赛后技术分析会上表示:"短道的魅力就在于毫米之间的竞争。" 他的起跑反应时稳定在 0.13 秒左右,这一数据在本赛季选拔赛中位列男子选手第一,而他在 1500 米项目中展现的节奏把控能力,与世锦赛摘铜时的状态一脉相承。

zoty中欧,zoty中欧官网,zoty中欧官方app下载,zoty中欧官方网站

女子 500 米赛场则上演着更动人的新老对话。32 岁的老将范可新与 19 岁的新秀张楚桐在半决赛同组竞技,前者凭借 20 年职业生涯练就的起跑节奏压制对手,后者则以年轻选手特有的爆发力在后程追赶。最终电子计时器显示两人差距仅 0.07 秒,这样的激烈对抗贯穿整个比赛日。技术统计显示,张楚桐的弯道步频达到每秒 4.2 步,较上赛季提升 15%,而范可新则依靠节省体力的滑行姿态,在最后一圈仍能保持高速巡航。这种传承在接力练习赛中更为明显,当范可新将接力棒交给王晔时,两代选手的击掌不仅是技术的传递,更是项目精神的延续 —— 正是这样的良性竞争,让中国短道女队在 500 米这个传统优势项目上始终保持竞争力。

短道速滑选拔赛第三日:林孝埈带伤冲线 女子 500 米新老争锋

赛事组委会用精密的数据记录着每个精彩瞬间:第三日比赛中共出现 12 次有效超越,较前两日提升 25%;女子 500 米平均成绩比上赛季全国冠军赛快 0.3 秒;混合团体接力练习赛中,中国队的交接棒失误率降至 0.8 次 / 场的新低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整个队伍夏训成果的集中展现 —— 从海南军训的体能储备,到冰坛训练馆的专项打磨,近五个月系统备战让选手们的竞技状态逐步攀升。

随着最后一组比赛结束,冰面被划出密密麻麻的刀痕,如同选手们在追梦路上的足迹。领队刘浩在接受采访时强调:"选拔赛不仅是选成绩,更是选状态、选意志。" 距离 10 月 9 日蒙特利尔世巡赛首站还有一个月,这支队伍正通过这样高强度的内部竞争积蓄力量。当林孝埈最后一个离开冰场,灯光在冰面投下他拉长的身影,这个画面恰是中国短道速滑的缩影:带着伤痕依然前行,在速度与激情中追逐更高目标,每一次冰刀与冰面的碰撞,都在为升国旗的瞬间积蓄力量。